纪妈是什么意思,记妈是哪里的风俗

admin 0 条评论 909 2024-04-22 08:30

米海莲制
文/天脑蛋主播/珍珠

我爸我妈同岁,今年虚岁70。

四五年前,二姐夫就提出,该给二老过寿了。

我们家没男孩,二姐夫就是我和小妹的兄长,是大姐的弟弟,是爸妈的儿子,他照顾着家人,孝顺着父母,操心着家里大大小小的事,有他和二姐在家,我们姐妹仨安心在外面工作,忙碌自己的小家庭,很少为娘家的事牵肠挂肚。

二十余年的相处,我们早已是不同姓的兄弟姐妹,二姐夫说的话,做的事我们一向只有认可和拥护。

但过寿这件事,那次我们唱了反调。

我们姐妹四个不能接受。

尤其我和妹妹转不过来弯儿:爸妈才60多岁,身体健康,干嘛着急过寿呢?
爸妈对此事也不置可否。

在我们的激烈反对下,二姐夫只好作罢,暂不提此事。

商议过寿
今年春节,我们姐妹四个都回了娘家。

在各处工作生活的我们,很少能这样聚到一起。

春节除了给至亲们拜年和吃吃喝喝,我们重点商议了给爸妈过寿的大事。

其实,二姐在我们回家前电话里已经说过,今年必须要给爸妈过寿了,恰逢闰年,过寿更吉利。

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。

几个人围着爸妈坐在一起。

小妹一听要商议做材过寿的事,就已忍不住奔溃大哭:“大大、阿妈还年轻啊,身体这么好,为啥这么早就做寿材,那个材做出来看着不难受吗?”
我也很伤心,想到父母不能永远陪伴我们,想到他们有一天也会离开我们,心里的难过无法言喻。

姐妹几个都开始抹眼泪。

喝酒微醺的二姐夫有点激动。

他说:“大大、阿妈今年已经70岁了,该过寿了。

这是我们青海人的风俗,是农村人的讲究,我们还不可能实行火葬,入土为安是老人们的心愿。

现在做材不等于说父母老了、不行了,而是遵照习俗为老人完成一桩心事,其实这是喜事,是给父母增寿添福。

所以你们别难过,应该开心才对!”
大姐忍住泪说:“维财说得对,是该做寿材了。

我们虽然一时难以接受,但很理解。

这不仅仅是我们一家子的事,亲戚们,全村的人都关心关注着。

二老过寿的具体事宜你和二妹多操心,我们全力配合。


大姐夫、老公和妹夫也都表示赞同。

通过这次家庭会议,父母的过寿事宜提上日程。

二姐夫负责订做寿材事项并预定“拉席”。

大姐张罗订做寿衣,二姐负责蛋糕、寿桃以及其他食材等用品采购。

我和小妹及家眷只负责到时候的参加。

在家族权威大舅的提议下,正式过寿日子定到了农历三月十三日。

这个时间刚好是五一假期,很多上班上学的亲友都能参加礼仪。

过寿之礼
青海人的过寿礼俗由来已久。

有的地方叫过寿,有的地方叫贺寿,也有叫上寿,都是同一种礼俗。

过寿是在实行土葬的农村,为老人做好寿材,择吉日邀请亲朋、乡邻,举行隆重的仪式,为家中老人祝寿。

这一天并不一定是老人家的生辰之日,而是儿女们选定的吉日。

日子定好后,过寿者的子女带着茶包等礼物一家家去邀请亲戚们。

过寿的家庭要提前准备寿宴的各种所需:杀猪宰羊、蒸炸馍馍、采购食材、买酒买烟、邀请东家、礼官和大厨等等。

以前,为老人做寿材都是把木匠请到家里做,主人家管吃住。

如果是做一口寿材,需要15天左右时间,家中两个老人的寿材便需要翻倍的时间。

家里的主妇因此要更加忙碌,为一日三餐费尽心思。

现在,这个程序也简化了,主人家直接到家具店或者木匠家里定制就好。

讲好需要出材的时间,议好价格,就等着到时间收货。

选定吉日这天,亲戚、本家人和本村的庄员邻里,带着手工蒸制的寿桃、红布红绸和礼钱来道贺,为老人献上祝福。

主人家则为来宾们准备了丰盛的宴席。

客人一到,在礼官处记过礼,就由大东家指引着入座吃席。

以前的寿宴,都是邀请烹饪高手到家里来做,并邀请很多男女东家帮忙。

现在,随着人们生活条件和需求的变化,农村流动酒席应运而生。

家里办席,只需和“拉席”老板谈好宴席标准和价格,到时间“拉席”队伍会到主人家里上门服务,盖碗茶包、干果、凉菜、花卷、油饼、包子、土暖锅、各种硬菜一应俱全,主人家只需备开水和帮忙传菜。

一场热热闹闹的寿礼,尽显儿女们对父母的孝心。

寿礼毕,家庭事务管理的接力棒交给了子女,老人卸下家庭重担,开始安享晚年。

寿礼准备
五一假期,给爸妈过寿,就是我们家的头等大事。

一放假,我们姐妹几个便拖家带口赶往门源农村家里。

除了二姐家和我家的高三学生无法参加,其他人都到了。

舅舅、姑姑、叔叔们也都推去其他事务往农村家里集中。

春节过后,二姐和二姐夫已经在做准备工作。

因为农村家里一个冬天没有入住,需要彻底打扫,换洗床单被套,擦玻璃,扫尘,安装火炉等。

4月30日,四婶、邻家嫂子和本家弟妹早早来家里帮忙。

虽然已经预定了流动宴席,但还是需要准备一些吃食,如蒸馍馍、炸油饼、炸洋芋,为来帮忙的亲戚、乡邻们炒菜做饭等。

能干的女东家们娴熟地操作着厨房里的各项工作。

我们姐妹只能打打下手。

仪式前一天,二姐夫张罗了人,把已做好漆好的两口寿材请进了家里,摆放到事先确定好的院中位置。

大红色的寿材醒目地提醒着次日礼仪的主题,同时也让令我们莫名伤感。

二姐和二姐夫忙里忙外,完善着各种细节。

外甥女显然已成为他们的得力助手,勤快又能干。

三个挑担铆足了劲儿,招呼帮忙的亲戚和邻里乡亲,抹桌子端盘子,喝酒划拳,忙得不亦乐乎。

大舅写好了门楹和寿材上的对联,给大家交代仪式上的注意事项。

大东家提前张罗次日的寿宴事宜,选定安席的位置、检查烟酒,和二姐夫商议具体细节。

纪妈是什么意思,记妈是哪里的风俗

堂哥指挥各司机停放好车辆,让出明天来宾们的停车位置。

万事俱备。

父母的寿礼
寿礼吉时为5月2日早上6时零9分。

这天,我们一大家子都起了大早。

头一晚醉酒的挑担们竟也能早早起来,精神头十足。

叔叔婶婶、姑姑姑父、姨娘姨夫、舅舅舅妈,二姐夫的兄弟们,本家的哥哥们,邻居叔伯婶子,都早早赶到了。

大家布置寿堂、做饭洗涮,各自做着礼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。

吉时已到,天色渐明。

主持人大舅洪亮的声音响起:
“吉时已到,祝寿仪式正式开始!”
根据程序,依次进行敬香、燃香、煨桑,敬果碟、敬菜肴,献寿桃、寿糕、寿蜡,为寿星披红等仪式。

两个寿材正中的桌子上已摆放好各种献礼,爸妈披红后在红绸包裹的椅子上就坐。

随着大舅一声:“请众子孙就位跪地!”四个女儿女婿和孙辈们纷纷齐跪于地。

大舅开始致辞:“七十年风雨、七十个春秋、七十个春去冬来、七十个三百六十五天……岁月记载着您二老的辛劳,儿女们牢记着你们的苦难,拉扯儿女的心酸……今日我们众子孙齐聚一堂,献上心中最美祝福,祝二老福同海阔、寿比南山、日月同辉、松鹤长春、后福无疆……”
我看到爸爸眼圈红了,看到妈妈、大姐二姐在抹眼泪。

我强忍住要夺眶而出的眼泪。

这复杂的心情啊!
爸爸妈妈都70岁了,难以置信!
欣慰父母身体依然健朗,欣喜这么多亲戚宾朋前来为父母祝寿添福,高兴这个祝寿仪式这么隆重热闹。

但是内心又在感慨岁月的无情,为什么这么着急让我们长大,为什么这么快催着爸妈变老,为什么时光一去不回头……
回忆着他们曾经的年轻朝气,曾经的无惧无畏,曾经的强壮灵敏。

白了发的爸爸妈妈,相濡以沫五十余个春秋的老夫老妻,此刻在想些什么呢?
大舅的致辞结束。

女儿女婿、侄子外甥、孙辈们开始敬酒、叩首。

叔叔婶婶、姑姑姑父、姨娘姨父、舅舅舅妈们也都相继敬酒献祝福。

等敬酒结束,据说已经用去一斤半白酒。

难怪两位寿星的表情都直愣愣的。

突然,本家堂哥一声:“抢‘粮蛋儿’了!”
在场的男女老幼立马伸出双手静立待抢,一把把“粮蛋儿”抛洒开来,人们俯身争抢,气氛瞬间从严肃庄重转为活跃欢腾。

冲天的礼炮叫醒了新的一天,为寿礼仪式画上圆满的句号。

人们纷纷找礼官记礼,大东家招呼来宾入座,宴席正式开始。

大东家安排我给礼官打下手,帮忙分放纷至沓来的寿桃、红绸和其他礼品。

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亲友、邻里乡亲的热情和真挚。

大门外,拉席老板正率几个队员奋力做酒席菜肴。

这天的天气格外地好,难得的无风大晴天,大东家于是果断在院子里也安置了两桌酒席。

小伙子们主动放下手机,放下碗筷,端起盘子一趟趟传菜。

太阳暖烘烘的,屋子里、院子里、大门口都热热闹闹,欢欢喜喜。

两位寿星在酒精的催化下,已酣然入睡。

后记
寿礼寿宴圆满结束。

我们也将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。

返程长途路上,我回味着、感慨着。

小妹说,自从春节商定要给父母做寿材祝寿,她就想通了,不再纠结、不再伤感,这次仅仅是给父母过70大寿而已。

是啊,我们应该知足,应该感恩,父母虽已年近古稀,身体依然健康,还在给我们分担着家庭的重担,充当着我们姐妹几个家庭事务的“消防员”,哪里需要就冲向哪里。

老爸还能每天早上出门健步锻炼,还能愉快地出去打牌“赢钱”。

每次回家,还能吃到老妈亲自做的各种美食,老爸还能陪女婿们喝酒侃天。

这就是最大的幸福!父母在,人生就有归处,父母在,我们还是宝宝。

很喜欢大姐直白的敬酒祝福:
“我们还没长大,你们不许那么快变老!”
爸爸妈妈,
余生,请多给我们些报答的机会和时间。

您伴我们长大,我们陪您慢慢变老。

愿天下所有父母健康长寿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天脑蛋,青海门源人,喜欢分享美好,青海读书会签约作者。

主播:珍珠,喜爱播音,向阳生长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
参考资料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