离卦可以测男女吗为什么,离卦可以测男女吗

admin 0 条评论 999 2023-11-20 09:01

修真后辩后序庄子谓大道不称,大辩不言。

盖以道本无名,有何可称?道本无形,有何可言?称且不可,言且不可,更何可辩?然世有称道者,有言道者。

一自有称,则是非混杂,而道不真矣;一自有言,则邪正相争,而道有假矣。

称道不真,言道有假,不是称道,反是谤道;不是言道,反是埋道。

谤道埋道,塞修真之门,阻行道之路,为害最大,此予不得不强辨,以破其称之不真;不得不细辨,以劈其言之有假。

辨不真之称,则不可称之道,学者可不难于渐悟;辨有假之言,则不可言之道,学者可不难于默会。

难悟者能使自悟,难会者能使自会,此前后辨难之存心也。

虽然,既有辨矣,谓之无言可乎?既有言矣,谓之无称可乎?既有称矣,既有言矣,犹辨不真之称、有假之言可乎?人亦称矣,我亦称矣;人亦言矣,我亦言矣;焉知人之称者真乎,我之称者不真乎?焉知我之称者真乎,人之称者不真乎?焉知人之言者假乎,我之言者不假乎?焉知我之言者假乎,人之言者不假乎?谁真谁不真,谁假谁不假,是在不称道、不言道者见而自知之,吾乌乎辨?悟元子再序。

栖云山悟元子刘一明着邓寿椿重刊先天精气神紫清翁云:其精不是交感精,乃是玉皇口中涎;其气即非呼吸气,乃知却是太素烟;其神即非思虑神,可与元始相比肩。

是即所谓元精、元气、元神也。

精气神而曰元,是本来之物。

人未有此身,先有此物。

即有此物,而后无形生形,无质生质,乃从父母未交之时而来者。

方交之时,父精未施,母血未包,情合意投,其中杳冥有物,隔碍潜通,混而为一,氤氲不散;既而精泄血受,精血相融,包此一点之真,变化成形,已有精气神寓于形内。

虽名为三,其实是一。

一者混元之义,三者分灵之谓。

一是体,三是用。

盖混元之体,纯一不杂为精,融通血脉为气,虚灵活动为神。

三而一,一而三。

所谓上药三品者用也,所谓具足圆成者体也。

不得言三,亦不得言一。

学人多不知三而是一,一而是三,或抱元守一而落于着空,或炼药三品而失于执相。

着空执象皆非还元妙理。

还元者,即还元精、元气、元神也。

若欲修道,先要知的此三物在混元中潜藏。

离乎混元,便非先天精气神本体。

失却本体,不是元物。

心印经曰:上药三品,神与气精。

恍恍惚惚,杳杳冥冥,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。

从无守有,顷刻而成。

曰恍惚、曰杳冥、曰有无,则为无形之物可知。

惟此元精如珠如露,纯粹不杂,滋润百骸;元气如烟如雾,贯穿百脉;元神至灵至圣,主宰万事。

知之可以延年益寿,长生不老。

学者若能识得此三药,则修道有望。

后天精气神后天之精,交感之精;后天之气,呼吸之气;后天之神,思虑之神。

三物有形有象,生身已后之物。

男女交媾,精血融和,结为胚胎,胎中只有元气,并无呼吸之气。

及其十月胎完,脱出其胞,落地之时,“哇”的一声,纳受天地有形之气,入于丹田,与元气相合,从此气自口鼻出入,外接天地之气以为气,此呼吸气之根也。

后天之神,亦于此而生。

此神乃历劫轮回之识神。

生时先来,死时先去。

转人转兽是这个,为善为恶是这个,生来死去亦是这个,出此入彼,移旧住新无不是这个。

当落地“哇”的一声,即此神入窍之时也。

所以婴儿落地,不“哇”者不活,盖以无神入窍也。

初生之时,神气相御,以为后天根本,生长幻身。

至于交感之精,尤系后有之物。

在母胎时无此精,初生身亦无此精;及至二八之年,元阳气足,满而必溢,极而必返,阳极则阴生,阴生则阳消,阴气用事,阳气退位,无形之阴又生有形之阴;肾中窍开,真水亏而欲火潜生。

稍有触动,其火上炎,蒸炙一身,激发百骸血脉,五脏六腑津液,尽皆沸腾上涌,聚会于头顶百会穴。

此穴乃百脉聚会之处,其气血从此穴下降夹脊,至肾腧过后,始化为白;过尾闾,达阴窍,始泄焉。

此精不但生时并无,即生后亦无,特气血所化耳。

其肾窍不过是出精之门,精何尝在肾也。

所谓交感之精者,因有交有感而有精,不交不感即无精。

至于梦遗,亦由感而有;间有不感而遗者,是气虚而血脉不固,邪火催逼而出之;此交感之精之所由来也。

当阳极生阴,不但精从此有,即思虑之神从此而发,呼吸之气从此而暴。

学者须要识得此三者皆生身以后所有,而非生身以前之物。

以生身以后之物,而欲保全性命,延年益寿,超出乎阴阳之外,能乎否耶?学者当三思之。

先天真一之气缘督子曰: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。

悟真云:道自虚无生一气,便从一气产阴阳。

道光云:有物先天地,无名本寂寥;能为万象主,不逐四时凋。

此皆言先天之气为生物之祖气,乃自虚无中来,为万象之主,天地之宗,无形无象,无声无臭,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搏之不得。

然虽无形而能生形,无象而能生象。

以言其神,为不神之神;以言其气,为真一之气;以言其精,为真一之精;又名真种,又名金丹,又名他家不死方。

非后天呼吸气、思虑神、交感精可比,亦非元精元气元神可同。

盖元精元气元神,在后天则为阳,在先天还为阴。

非若先天真一之气,历万劫而不坏,超群类而独尊,生死不拘,有无不立,为后天精气神之根本,为先天精气神之主宰,乃至阳之物,天上之宝,人罕识之。

盖此物不在内,不在外,不落五蕴八识,不在五脏六腑,不在六根门头,不在百骨穴窍,而在乎玄关一窍。

有意寻之则着相,无意守之则着空;思之不得,议之不可;本来自有,因阳极生阴,走于他家,不为我有。

至人用法追摄,以实形虚,以有形无,激而有象,从虚空中来,采而修之。

以阴符阳火煅炼成丹,结就一粒,大如黍米,吞而服之,点先天之宝,以无生有;化后天之物,转阴成阳。

三尸五贼,尽皆灭踪;八万四千毛神,俱化为护法。

故曰:一粒金丹吞入腹,始知我命不由天。

迷人不知此先天真一之气是生物之祖气,是鸿蒙未判之始气,是混沌初分之灵根,或以元气为先天真一之气,或以丹田呼吸之气为先天真一之气,或以抱一守中为守先天真一之气,或以观空止念为观止先天真一之气。

更有一等地狱种子,炼五金八石,采红铅梅子,以为服食先天真一之气。

种种岐路,岂足以语先天真一之气乎?夫先天真一之气,是混元祖气,生天生地生人物,其大无外,其小无内,动静如一,阴阳混成;在先天而生乎阴阳,在后天而藏于阴阳;乃真一而非假一。

抱守真一,真一岂可抱守哉?如可抱守,则非真一,而所抱守者必是假一;观止真一,真一岂可观止哉?如可观止,则一非真,而所观止者,一必是假。

至于千门万户,诸多旁门,俱是认贼为子,弃正从邪,并不知真一之气为何物色,无怪乎到老无成,而落空亡矣。

悟元初遇龛谷老人,示以修真大道,诸事显然,惟于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之语,因自己所见不到,模糊十三年之久。

阅尽丹经,究未知其端的。

后遇仙留丈人,诀破源流,咬开铁弹,言下分明,了然于心,始知的虚无真虚无,真一是真一;不于我有,不从他得;不可言象,不可画图;以意契之,以神会之;放之则弥六合,卷之则退藏于密;通天彻地,为圣为贤,成仙作佛,皆出于此。

若人知得此先天真一之气,则大本已立,其它皆余事矣。

所以古仙云:得其一,万事毕也。

真假身心今人皆曰身心,只知幻化之身心,而不知真正之身心。

舍真从假,无怪乎寿数未尽,而身心早累;形如生人,而魂入鬼窟矣。

何则?幻化之身,肉身也;幻化之心,人心也。

眼耳鼻舌口意,俱幻身之所出;喜怒哀乐爱恶欲,皆人心之所出。

六根门头,样样足以丧生;七情妄念,件件能以致死。

磕着撞着便自发作,不至伤害性命者,有几人哉?若以幻化身心为真,实是认贼为子,以奴作主,一旦天不假年,身在何处?心在何处?其为幻化之物也无疑。

至于真正之身,法身也;真正之心,天心也。

阴阳五行,法身之所出;婴儿姹女、木母金公、黄婆珊瑚、璖水晶、碧玉黄金,天心之所生。

五性因缘,俱皆成道之种;五般至宝,尽系炼丹之财。

采之修之,起死回生,返老还童。

但此法身天心,人多不识,所以法身埋没,幻身用事;天心退位,人心当权。

以故生生死死,轮回不息,无有了期。

夫此法身,上柱天,下柱地,无头无尾,无背无面,中立不倚。

以言其刚,则粉碎虚空;以言其柔,则万化俱息;以言其坚固,则入水不溺,入火不焚,入金石无碍,虎儿不能伤,刀兵不能加,是命之所寄也。

此天心不垢不净,至虚至灵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。

以言其静,则无声无臭;以言其动,则至神至妙;以言其形象,如偃月,如仰盂,如黍珠,不色不空,即色即空,不有不无,即有即无,是性之所寄也。

知此身心,以修性命,则了性了命,易如反掌。

所以古人道:都来身心两个字,隐在丹经万卷书。

果是幻身人心,明明朗朗,虽愚夫愚妇皆知,何故万卷丹经隐而不言?其所以隐者,必有秘密难言处,岂可以幻化身心目之哉。

噫!身心岂易知乎?苟不下数十年穷理功夫,法身不易见,天心不易明。

身心不知,性命何修?学者勉之。

真假性命易曰:穷理尽性,以至于命。

古仙云:修性不修命,万劫阴灵难入圣;修命不修性,犹有家财无主柄。

此皆为性命双修而言也。

然性有性之理,命有命之理,非穷理工夫,不得而知。

特以性有天赋之性,有气质之性;命有天数之命,有道气之命。

天赋之性,良知良能,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;气质之性,贤愚智不肖,秉气清浊、邪正不等者也。

天数之命,夭寿穷通、富贵困亨、长短不一者也;道气之命,刚健纯粹,齐一生死,永劫长存,天地不违,阴阳不拘者也。

天赋之性为真,气质之性为假;道气之命为真,天数之命为假。

真者先天之物,假者后天之物。

先天在阴阳之外,后天在阴阳之中。

此真假不同,性命有异。

修道者若知修天赋之性,以化气质之性;修道气之命,以转天数之命,性命之道得矣。

且性者,心之所生。

心为神舍,心明则神清,神清则性定,所以道性之造化系乎心;命者,人之一叩,叩则必应,应则气活,气活为命蒂,人即身也,所以道命之造化系乎身。

命属他家,性属我家。

先求他家不死之方以立命,后求我家原有之物以了性。

身心不二,性命一家,而性命俱了。

旁门外道不知何者是命,或以后天气为命,或以肾中浊精为命,或以令为命;不知何者是性,或以灵明知觉为性,或以顽空寂灭为性,或以秉受气质为性。

是皆言命而不知命之窍,言性而不知性之宗者也。

何为性?不识不知,顺帝之则即是性;圆陀陀、光灼灼、净裸裸、赤洒洒即是性;干遇巽时观月窟,月窟即是性;无欲以观其妙,妙即是性。

何为命?男女媾精,万物化生,即是命;恍惚中物,杳冥内精,即是命;地逢雷处见天根,天根即是命;有欲以观其窍,窍即是命。

穷得此性命,方是知性命;知得此性命,方能修性命。

噫!知者且稀,而况修者乎?学者何不早辨之。

先后天阴阳先天阴阳,有无是也;后天阴阳,心肾是也。

有无阴阳而无形,心肾阴阳而有象。

有者,坎中之一阳为真阳,为妙有;无者,离中之一阴为真阴,为真空。

阳而曰真,则非假阳可知;阴而曰真,则非假阴可知。

有真阴真阳,则必有假阴假阳。

真阴阳出于先天,在太极中运用;假阴阳出于后天,在一身内存藏。

假阴阳,身存则存,身亡则亡,而有坏;真阴阳,出于无形,运于无象,而不朽。

盖心肾阴阳乃父母交媾精血之所化,有气有质,所以随身而有无。

至于先天阴阳,从法身而出,乃虚无一气所生,有气无质,所以与天地而长久。

此先天后天之别也。

然先天阴阳虽生于先天,一自有身便藏于后天中,所以属于坎离。

坎者,外阴而内阳,其外阴即后天之阴,内阳即先天之阳;离外阳而内阴,其外阳即后天之阳,内阴即先天之阴。

此又先后天之别也。

且后天阴阳,只行于一身,顺其造化。

子时一阳生,肾中有一阳之气上升,而昼运血脉;午时一阴生,心中有一阴之气下降,而夜运血脉。

阴阳迭运,昼夜旋转。

人自先天埋藏,后天用事,思虑过度以伤神,淫欲取乐以耗精,精神衰败,暗消其气,气尽则死矣。

至于先天阴阳,运于虚空,逆其造化;当活子时到,坎中一阳来复,即进阳火而生育法身;当活午时到,离中一阴来姤,即退阴符而温养法身。

乃至法身成就,十月气足,脱出圣胎则仙矣。

此又先后天之别也。

噫!一身后天阴阳且不能了性了命,彼以男女为阴阳,而行邪术者,其罪尚可言欤?学者果于先后天阴阳辨的分明,急求真师印证,庶几有造。

倘不识阴阳真假,妄想一言半语即欲窃夺造化,超凡入圣,焉有是理?学者可不三思乎?内外五行五行攒而金丹成,金丹亏而五行分,此理之所必然。

但阴阳有二,五行即不是一。

何则?有内五行,有外五行;有天之内外五行,有地之内外五行。

天之五行是运,地之五行是气。

天之五行,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,十干是也;地之五行,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,十二支是也。

甲丙庚壬戊为阳,为外;乙丁辛癸己为阴,为内。

寅申巳亥辰戌为阳,为外;子午卯酉丑未为阴,为内。

独是五行,只是一个,何至有四个?特以五行者,阴阳二气所生;立天之道,曰阴曰阳,立地之道,曰柔曰刚。

天之五行,天之阴阳所化,金木水火土各有阴阳之气。

甲丙庚壬戊具有阳气,乙丁辛癸己具有阴气,此天之阴阳五行也;地之五行,地之刚柔所化,金木水火土亦各具有刚柔之气。

寅申巳亥辰戌具有刚气,子午卯酉丑未具有柔气,此地之阴阳五行也。

天之五行主动,而动中亦有静,动中静即乙丁辛癸己也;地之五行主静,而静中亦有动,静中动即寅申巳亥辰戌也。

以天地全体而论,则天之五行属外,地之五行属内。

以天地分形而论,则天之甲丙庚壬戊为外,乙丁辛癸己为内;地之寅申巳亥辰戌为外,子午卯酉丑未为内。

此四个五行,内外阴阳之理也。

人身亦然,有天干五行,有地支五行。

天干五行者,元性元情元神元精元气为阴,仁义礼智信为阳;地支五行者,游魂鬼魄识神浊精妄意为阴,喜怒哀乐欲为阳。

至于心肝脾肺肾之阳,胃胆三焦膀胱大小肠之阴,乃后天有形有象之浊物,又不在四个五行之例矣。

惟此四个五行,以法身幻身合而论之,以天干五行而运地支五行也。

以法身幻身分而论之,法身以仁义礼智信而全性情精神气也;幻身以精神魂魄意而含喜怒哀乐欲也。

以上皆天地人内外五行之分别。

五行有相生之道,金生水,水生木,木生火,火生土,土生金;又有相克之道,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。

更有生中有克,克中有生之道。

生中有克,后天顺行之道;克中有生,先天逆运之道。

学者若能知的生克,识的逆顺,则五行之理了了。

内外药物药物有内外,工夫有两段。

修道者若不知内外二药,如盲人走路,聋子听声,终无得手处。

何为内外?内药者,一己所有;外药者,他家所出。

一己所有者,灵汞是也;他家所出者,真铅是也。

灵汞非水银,真铅非黑锡,俱天生之至宝,非世间之浊物。

盖灵汞者,姹女也,为妻,主内;真铅者,婴儿也,为夫,主外。

灵汞虽为天宝,其性好动,见火则飞,不得真铅制之,则必游行无踪,未免真中有假,恩中生害,如世间女子无夫,久必失节。

故用真铅制真汞,铅汞相投,夫妻相得,遇火而反有济矣。

但此灵汞,一己现有,不待他求。

至于真铅,自阳极阴生之后走于他家,不属于我。

必须先寻此物,归于我家,与真汞配合,始无阴差阳错之患。

以其铅属他,汞属我,故有内外之名,人我之别。

丹经所谓七返者,即返此真汞之本性;所谓九还者,即还此真铅之本性。

至于他家之称,非人我他家之说,是真铅未来,属他,外也;真铅即来,属我,内也。

其所谓外者,他者,因未来言之耳,非真实有他家也。

内外之说,亦是此意。

原其生身受气之初,铅汞一气,非有内外之别,并无人我之分,及其圆极而亏,铅汞分为两处,始有人我内外之说。

但此铅汞有两义,不可不知。

当修还丹之时,取黑铅以制红汞,铅汞相投,结成还丹,此亦内外二药之别。

及其还丹结就,又名真铅,以此真铅,吞而服之,点一己之阴汞,霎时而干。

复用已干之汞,温养真铅,结成大丹。

此亦内外二药之别。

学者若能明的两层内外药,则还丹大丹之事,可以了了。

大小还丹悟真云:赫赫金丹一日成。

又古经云:还丹在一时,温养须十月。

噫!还丹之道,岂易知哉?盖还丹有小还丹,有大还丹。

小还丹名曰金丹,大还丹名曰七返九还金液大丹。

所谓小还丹者,后天中返先天,以铅制汞,以水济火,以金公配姹女,以黑虎驾赤龙,以乌龟吞朱雀,以他家制我家,还其我家之故物,复其我家之本真,乃还元之道,所以名曰还丹,又曰金丹。

经云:金来归性初,乃得称还丹者,即此小还丹也。

所言小者,仅还其元,复其当年之原本,如亏者而又足,去者而复还。

此丹虽还,尚未经火煅炼,一时不谨,犹有得而复失之患,故曰小还。

于此再加向上工夫,重安炉,复立鼎,将此还丹温之养之,以至虚极静笃,贞下起元,复运阴符阳火,渐抽渐添,自无而有,自微而着,十月胎全,瓜熟蒂落,脱出法身,是曰大丹。

至于别造乾坤,再安炉鼎,子生孙兮孙又枝,为十极大罗真人,不在大小还丹之数也。

世人不知大小还丹之分别,而直曰金丹之道,妄想得师一言半语,便欲成功,何其愚甚?其它旁门外道,俱不足论。

即就其所得之真者论之,或有知炼己而不知采药,或有知采药而不知安炉立鼎,或知安炉立鼎而不知调和之法,又有仅知小还丹而不知大还丹,半途而废者。

噫!始则有为,终则无为,苟知始而不知终,欲成大道,难矣。

学者须原始要终,必无一毫之疑惑而后可。

运用吉凶悟真云:祸福由来互倚伏,还如影响相随逐;若能转此生杀机,反掌之间灾变福。

又云:须将死户为生户,莫执生门号死门;若会杀机明反复,始知害里却生恩。

盖以金丹之道,先要识得吉凶之理,而后可以进退随时,运用由心。

否则,吉凶不知,是非罔辨,冒然下手,则必火生于木,祸发必克,非徒无益而又有害矣。

何为吉凶?以药物而论,方生则吉,已过则凶;西南为吉,东北为凶;元神为吉,识神为凶;元精元气为吉,后天精气为凶;真身为吉,幻身为凶;天性为吉,气性为凶;道心为吉,人心为凶。

以采取而论,水火相济则吉,水火不济则凶;金木相并则吉,金木间隔则凶;先天化后天则吉,后天贼先天则凶;急缓迟速随时则吉,文烹武炼失度则凶;裒多益寡则吉,弃正从邪则凶;杀中求生则吉,生中带杀则凶。

以还丹而论,有人有己则吉,有我无人则凶;情来归性则吉,性去随情则凶;集义而生则吉,义袭而取则凶;龙虎不伤人则吉,神气而散乱则凶;他家之阳来则吉,我家之阴凝则凶;自剥而复则吉,自夬而姤则凶;坎来而离迎受则吉,彼到而我不待则凶;以铅制汞则吉,以阴消阳则凶;药足温养则吉,持盈未已则凶。

以大丹而论,龙虎相争则凶,龟蛇蟠绕则吉;结丹一时则吉,混沌七日则凶;同心侣伴则吉,外来客邪则凶;防危虑险则吉,水冷火炎则凶;固济牢封则吉,失误觉察则凶;胎完脱化则吉,未完急出则凶。

以上皆内外二丹吉凶之理,必须节节通彻,事事精详,方可下手。

更有剥之硕果,复之灾眚,泰之命乱,否之后喜,夬之无号,姤之含章,既济之终乱,未济之晖吉,凶中有吉,吉中有凶,吉凶不定,变化无常。

倘知之不真,即行之不当,毫发之差,千里之失。

若于运用吉凶处打通消息,真知灼见,进之退之,急之缓之,损之益之,无不随心如意,步步得力也。

前后炉鼎悟真云:先把乾坤为鼎器,次搏乌兔药来烹;即驱二物归黄道,争得金丹不解生。

又云:偃月炉中玉蕊生,朱砂鼎里水银平。

观此则知炉鼎为修炼之首着,若无炉鼎,药自何收,丹自何炼也?但炉鼎非外面铜铁泥土之炉鼎,亦非闺丹女子之炉鼎,乃道之大造炉、威光鼎。

古人以干为鼎,坤为炉,盖取干阳健、坤阴顺之义。

干鼎坤炉即是阳健阴顺也。

所谓偃月炉、朱砂鼎,亦阴阳健顺之义。

言偃月,取阴中生阳之义;言朱砂,取阳中有阴之义。

阳健阴顺,阴济阳而阳济阴,方是修道真正之炉鼎。

若舍阴阳健顺四字,而别求炉鼎,则是行邪道,而非正道矣。

但炉鼎亦有分别,有还丹炉鼎,有大丹炉鼎。

还丹以乾坤为炉鼎,乌兔为药物;大丹以虚无为炉鼎,一气为药物。

此还丹大丹之分别。

然还丹中更有坎离炉鼎,不可不为早辨。

盖此炉鼎最为要紧,若不知之,虽有乾坤炉鼎,而金丹未可遽结。

何则?偃月炉,真火所生之处;朱砂鼎,真水所在之处。

知此炉鼎,以水济火,水火同宫,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,自然结为至宝。

此宝一结,复入于虚无鼎炉,运动天然真火,无质生质,无形生形,神全体就,脱出圣胎,并虚无炉鼎亦无用矣。

至于向上一着,别有炉鼎,非可于语言求者。

噫!鼎鼎原无鼎,炉炉亦没炉;身心两个字,举世尽胡涂。

内外火候古仙云:真火本无候,大药不计斤。

悟真云:纵识朱砂与黑铅,不知火候也如闲;大都全藉修持力,毫发差殊不作丹。

此皆为火候而发。

后人不知古人立言之意,或执真火本无候之语,不流于寂灭,即落于忘形。

或执不知火候也如闲之句,不疑于子午卯酉之时,必惑于采取年月日时。

亦有因语句矛盾,疑惑而不深究者。

噫!古人立言,各有妙旨,虽立言不一,而其意皆同。

所谓真火本无候者,言真火本无一定之时候,遇阳生之候即进阳,遇阴生之候即退阴,不是言火常运而无候也。

所谓不知火候也如闲者,言运火而必有一定之候,炼己待时,阳生即进火之候,阴生即退阴之候,非言时日之死候也。

本无候,须知候,同一机关。

所以入药镜云:一日内,十二时,意所到,皆可为。

此言十二时中皆有阴到阳到之候。

意料其到,遇阳即进阳,遇阴即退阴,阳到阴到皆是可为之时。

言下分明,何待细辨?但火候不一,有内火候,有外火候,有采药火候,有炼药火候,有合丹火候,有结丹火候,有温养火候,有脱丹火候,有服丹火候,有结胎火候,有脱胎火候,有修性火候,有修命火候,有文烹火候,有武炼火候。

火候居多,总要知其分数爻铢、止足老嫩之候,随时运用,不使有毫发之差耳。

噫!月之圆,存乎口诀;时至子,妙在心传。

火候之妙,岂易知哉?今人不知火候最细最微,执古人一言半语便通元之句,直谓一无可说,一无可传。

殊不知一言半语之妙,乃真师附耳低言,指示一点天机之秘,而非言传火候也。

世间一艺一技,且有多少法则,而况性命大事岂能一言半语了悟乎?学者何不三思。

他家我家悟真云:休施巧伪为功力,认取他家不死方。

又曰:此般至宝家家有,自是愚人识不全。

此皆指示先天药生之处。

后人不知古人秘谛,见他家家家字句,或猜为女子,流于闺丹之术,忍心污行,作孽百端,入于禽兽之域者不可枚举。

彼乌知先天之气从虚无中来者,安可于有形有象中求之乎?夫人秉先天之气,借凡父凡母之精血而有身,则人身即有此先天之气矣。

但此气日生夜长,阳极必阴。

干宫之阳走于坤宫,于是干虚为离,坤实成坎。

曰离者,离去其阳也;曰坎者,坎陷其真也。

阳陷于阴,不属于我,故曰他家。

悟真云:要知产药川源处,只在西南是本乡。

西南者坤方,乃阴极阳生之处。

子野云:药出西南是坤位,欲寻坤位岂离人。

分明说破君须记,只恐相逢认不真。

此人名曰不死之人,又曰真人。

古仙云:若要人不死,须寻不死人。

这不死人,即他家不死方。

曰我家者,我之真阳离去,所以离为我;曰他家者,我之真阳为阴所陷,所以坎为彼。

因有坎离之分,故有他我之名。

他我之名是就阳未复来言之耳。

果若阳复,则他即是我,我即是他,只是一个,无有两样。

黄鹤赋曰:效男女之生,必发天机而作泄天之机。

曰效曰泄,是就世法而泄道法,非言男女即道中之他我。

后人不知古人立言妙义,直以他家为外面之他家,作禽兽之事,败坏教门。

求其来生为人而不可得,尚欲望仙乎?夫丹经凡言彼我者,以阴阳言;凡言主宾者,以运用言;凡言颠倒者,以招摄言;凡言有无者,以动静言;凡言龙虎者,以性情言;凡言铅汞者,以浮沉言。

要之总不外乎阴阳二字,究之不外乎性命二字,然实不外乎身心二字也。

彼世间孽根罪人,未明圣贤大道,以女子为他家,以首经为至宝,以梅子为长生药,是非修圣道,实是谤圣道,当入拔舌地狱矣。

噫!家家有之,而非自家所有者,盖其用之不可见也;若欲求之,大要法财,必于神州赤县者,以其见之不可用也。

用之不可见,见之不可用,一身尚且无,他人岂能有?内里即不见,外边更何求?此中秘密,苟非精明阴阳,深达造化,识得先天真一之气者,安能知之?真正首经悟真云:白虎首经至宝。

又云:铅遇癸生须急采。

此皆言首经为先天真一之气也。

白虎属西方,为兑金;首者先天祖气,经者常行之道。

先天祖气藏于坎中,为阴气所陷,不能自出。

兑之少女,有坤宫真土,代母用事,能发坎中之阳,以归于坤而现象。

首经即初三偃月,又曰天地之心,又曰先天之气,又曰真铅。

以其积阴之下,静极而动,阳气初复,为先天祖气所行之常道,故曰首经。

所谓首经者,以体言;所谓铅遇癸生者,以用言。

夫铅者,壬水也。

壬水清,癸水浊。

壬水一生,如珠如露,难得易失。

当其现象,急宜下手;若稍有缓,癸水即生。

癸水一生,则壬水潜藏,落于后天,不堪用矣。

采壬水,即是采真正首经。

此经先天而生,后天而存,生天生地生人物。

顺之则死,逆之则生。

为仙在此,为凡在此。

本来仙凡无异,因阳极生阴,干之中阳,走于坤宫,干中虚成离,坤中实成坎,先天乾坤变为后天坎离,而真经于是潜藏矣。

大修行人,以法追摄,于一个时辰内还此真经,煅炼成丹,名曰金丹。

吞而服之,返老还童,长生不死。

可知金丹即是首经,但未炼则谓首经,已炼则谓金丹。

金丹首经,一而已矣,非有两也。

后世迷人,不达祖师妙旨,直以十四岁之女子首经猜之。

噫!首经是首经,非圣贤至清至洁之经,乃凡夫至浊至污之经耳。

夫经者径也,径即道也。

道字从首从彳从止,彳止即动静之气,气之首非首经乎?然则道即首经,首经即道。

是首经也,无形无象,无声无臭,拟之则非,议之则失,不可画图,只可神会,非浊血之经可知矣。

至于五千四十八黄道之说,乃阴极生阳,先天来复之秘,而非定十四年也。

十四年乃五千零四十日,其余八日,归于何处?盖五者,土之生数;千十者,土之成数;四者,金之生数。

土属坤,金属兑,自兑自坤,阴极生阳,西南得朋,月现庚方,非首经乎?八日者,八日兑上弦,金水平分,阴阳相和,正在黄道之中,乃阴中生阳,阳气经行,归于中道,非五千四十八黄道乎?且八日者,七日之多一日;天地以七日而来复,当阴极阳生,七日复而八日经行增长,归于中道,正合五千四十八黄道之说。

又八日者,三五相合;三五合而阳气纯,一气浑然,中立不倚,如十五之月,光辉圆满,正行天地之中,亦合五千四十八黄道之说。

七日复,八日弦,三五合一,总是在静极而动,阳气经行之首上着脚耳。

祖师立言奥妙,大有关系,岂可以人间十四岁之女子之首经妄猜哉?至于十四岁女子之首经,乃是阳极生阴,非是阴极生阳。

盖血属阴,经血通即是阴生之所发现者,何得错认经血纯浊之物为先天至清之气乎?悟真云:竹破须将竹补宜,抱鸡当用卵为之。

参同云:同类易施工,非种难为巧。

盖我之先天有伤,必用我之先天补之,方是同类真种;我之性命不固,仍以我之性命接之,方是同类真种。

若失自己本来原物,而寻他人之物,岂是同类真种乎?夫人各有性命,人之性命不能与我,犹我之性命不能与人,此理不辨可知。

果男子得女子之首经而能成道,何以女子得男子之首精不能长生?果男子修道而用女子,则女子修道亦必用男子矣。

此理又不辨而可知。

吾劝同道者,速把孽坑填平,急将两眼睁开;分其邪正,辨其是非,积德立行,以为长久之计。

甚莫在迷城里作生活,漆桶里寻明珠也。

伏炼九鼎参同云:惟昔圣贤,怀元抱真,伏炼九鼎,化迹隐沦。

又古仙云:伏气不服气,服气须伏气;服气不长生,长生须伏气。

此丹经要语,后人不知其义,事服食者用九鼎而炼药,作闺丹者度九女而采气。

噫!九鼎之旨,岂铁鼎女鼎哉?若猜疑为铁鼎女鼎,是将祖师度世之天梯,变为酆都之路引矣。

岂不可悲可伤!夫所谓伏食者,乃伏先天之气以实其腹,而非服饵金石草木之谓。

所谓九鼎者,乃金丹九转,纯阳无阴之义,而非炉火换九鼎,闺丹用九女之说。

夫先天之气,视之不见,听之不闻,搏之不得,如露如电,来无踪,去无影,难得易失。

至人以实形虚,以有形无,攒年至月,攒月至日,攒日至时。

于此一时,夺三千六百年之正气,回七十二候之要津,伏此一点先天真阳,入于造化炉中,凝结为圣胎,是曰伏食。

结胎以后,运天然真火,煅尽余阴,露出干元面目,修就金刚不坏之物,名曰九转大丹,是云伏炼九鼎。

此乃法身上事,从虚无中结就,并无男女等相,不干气质皮囊。

故古仙云:鼎鼎原无鼎,药药亦无药。

其所云炉鼎药物者,是借炉火烹煎之象,形容修炼金丹之法,而非实有炉鼎之说。

夫金丹者,太极也。

太极中含一气,一气动而生阳,静而生阴,动极则必静,静极则必动,阳极则必阴,阴极则必阳,阴阳互为其根,四象五行、八卦甲子、万象万物,即于此而生矣。

此造化顺行之道。

若欲尽性至命,则必夺造化,转生杀,逆五行,颠倒气机,复还混沌之一气,完成太极之本相,是岂有形之炉鼎能炼乎?所谓煅炼金丹之说,即完成太极之旨。

太极者,圆成之物;圆极必亏,故借修持以保全。

太极本无亏,因阴阳而有亏。

欲全太极,先调阴阳。

阴阳混合,一气运转,复还当年浑然太极本相,是曰采药炼丹。

因其药欲混化,故名混化药物者为鼎;因其药欲煅炼,故名煅炼药物者为炉;因其煅炼成真,经久不坏,故名之曰金丹。

其实鼎炉金丹,皆假名托象,显露消息耳。

名象尚且无,更何有女鼎炉灶之秽行邪事耶?噫!自从会得长生诀,年年海上觅知音;不知谁是知音者,试把狂言着意寻。

元关一窍经云:道法三千六百门,人人各执一苗根;要知些子元关窍,不在三千六百门。

特以此窍乃至元至妙之关口,生死在此分,圣凡在此别,为古今来祖祖相传之秘密,非等闲猜量而知。

后世学人不遇真师,或认口鼻,或认眉间,或认囟门,或认百会,或认咽喉,或认夹脊,或认尾闾,或认心窍,或认黄庭,或认丹田关元气海。

凡此等类,皆非元关一窍。

夫元关者,无形无象,岂有定位?不色不空,焉有方所?若以方所定位目之,则为有形有象之物,即不得名为元关矣。

盖此窍不着于幻身,亦不离乎幻身。

不着幻身者,非一切有形之物;不离乎幻身者,非可于身外求也。

即非身外物,又非身内物,则必有不内不外者存,是特有天机焉。

所以古人不敢笔之于书,而又不敢秘而不言。

喻之曰生杀舍、元牝门、龙虎坛、龟蛇窍、戊己门、生死关、刑德门、阴阳户、众妙门、希夷府、仙佛地、性命窍、元神室、虚无穴、威音国等等异名,无非明此一窍。

紫阳云:此窍非凡窍,乾坤共合成;名为神气穴,内有坎离精。

此语天机大露,其如人不能识,何哉?悟元子今不惜两片皮,重为祖师传神写影,发其所未发,泄其所未泄,以神会之,以意契之,而告同人曰:此窍样如蓬壶,外小而内大,深不可测;非圆非方,黑白相符,幽明相通;其门高五丈,阔四尺,有门两扇,一开一阖,左有青龙蟠,右有白虎卧,上有朱雀飞,下有乌龟伏;恍兮惚兮,杳兮冥兮,其中有真人居焉,名曰谷神,号曰长生寿者;日食黍米粥,夜饮鸿蒙酒,有时唱清平,有时紧闭口,一呼则窍门开,一吸则窍门闭。

故经云:谷神不死,是谓元牝;元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

乃生天生地生人之孔窍,成圣成佛成仙之家乡。

安炉立鼎在此,采药烹炼在此,结丹在此,脱丹在此,有为在此,无为在此,始终功用总在此。

但此窍在四大不着之处,在寂寥虚无之境。

有意求之不可,无心守之不得。

修行人须要将此一窍,先当追求,真知灼见,方可下手采取天宝。

若不知此窍,纵辛勤千般,劳苦万状,终无进益处。

学者可不自勉自力,尽心穷理哉?天罡消息参同云:循斗而摇光兮执衡定元纪。

三丰云:运转魁罡斡斗标,煅炼一炉真日月,扫尽三千六百条。

修真之道,须要知的斗罡消息,方能逆施造化,扭转乾坤,规弄阴阳,而不为阴阳所规弄也。

天罡者,乃北斗第七星,一名破军,一名摇光,一名标星,系北极之权臣;执生杀之衡,握造化之柄;运五行,推四时,生万物,为列宿之领袖,运气之枢纽。

其任最重,其功最大。

人得天地之正气而生,亦具此天罡之气;主宰生死,掌握性命,其功与天上之斗罡无异。

知此者生,昧此者死。

但此罡星有先天后天之分,不可不知。

后天之罡星,日行十二经络,融通一身血脉。

炼罡气者,以人罡合天罡,内外一气,以避百邪。

究之顾外失内,虚而不实,未益于彼,先伤于我。

至于先天之罡星,与本来主人相亲相爱,君臣一心,并行不悖;及至元阳一破,先天入于后天,背主求荣,结连外寇,始而护我性命者,既而伤我性命,犹虎奔而寓于西,绝不相顾矣。

何则?罡星所坐者凶,所指者吉。

因其不指于我而指于他。

指于他,则生气在他,杀气在我。

杀之不已,则我之性命倾矣。

大修行人,求他家不死之方者,正以求取罡星所指之生气耳。

取气之法,总不离乎罡星。

罡星坐我家,则生气在他家;罡星坐他家,则生气在我家。

是必移罡星坐于他家,方能有造。

移罡之法,亦无难处,只要将他脚跟一扭,即便翻身回顾,归家认祖。

这个天机,不着于声色,不落于空寂,不是自己有,不是身外求,现现成成,明明朗朗。

世人遇而不识,每每当面错过,所谓破军前一位,誓愿不传人者此也。

不传人者,非真不传,恐传之匪人,鬼神所不容耳。

不容者,以其此事为天下稀有之事,得之者生死自主,性命自由,天地不能役,阴阳不能拘,非大忠大孝者承当不起,非大贤大德者载负不得。

君子得之固穷,小人得之轻命。

而非一切旁门外道所可揣摸其一二。

噫!悟之者立跻圣位,迷之者永劫沉沦。

金蛤蟆,玉老鸦,认得真的是作家。

其如人多不识罡星,何哉?生杀刑德阴符经云:天发杀机,移星易宿;地发杀机,龙蛇起陆;人发杀机,天地反复。

道德经云:兵者,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,不得已而用之。

然则杀虽伤生,而亦能卫生;刑虽伤德,而亦能成德;只在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耳。

夫人自有生以后,秉气质之性,受父母精血之气,加之识神历劫之尘,生平积习之污,一身上下尽皆阴气盘旋,只有一点阳气,秘在形山,隐而不现。

古人所谓四大一身皆属阴,不知何物是阳精者是也。

但一身虽阴,若未交后天,犹是先天用事,不能为害。

大智者于此防危虑险,固济真阳,不为后天阴气所侵,则直超彼岸,而刑杀之法,无所用之。

所谓法以除弊,无弊则法莫施,此刑杀之所不用也。

至于先天潜藏,后天用事,阴气俱发,通身是病;有已发者,有未发者;有历劫生根者,有现劫生根者;有出于天者,有出于人者;古怪百般,魔障万样;使无抑阴扶阳之法,化邪归正之术,则阴气日长日盛,必至消尽其阳,倾丧性命;是刑杀之所必用也。

刑德生杀,四者相需。

盖刑所以成德,德所以用刑;杀所以卫生,生所以救杀。

倘只刑而不德,杀而不生,则刑杀过刻,必至和气有伤;倘只德而不刑,生而无杀,则生德无威,必至客邪潜入。

是必生杀两用,刑德并行,斯无意外之患,不测之忧。

夫刑杀者,所以化阴气;生德者,所以保阳气。

阳气盛而阴气自退,阴气消而阳气自固,生杀刑德岂小补云哉!修行人若明的刑德枢纽,知得生杀运用,则刑之德之,生之杀之,刑中有德,杀中有生,用刑以保德,用杀以扶生,逆来顺去,缓急进退,无可无不可矣。

上德下德古经云:上德无为而无以为,下德为之而有以为。

又云:上德者以道全其形,下德者以术延其命。

是皆言上德下德,身分有别,而作运亦不同。

盖上德者,体全德备、干阳未伤之人。

未伤者,是未伤先天之阳,非是未破后天之身。

当干阳具足之时,纯粹至精,浑然一气,五行攒簇,四象和合,宝物佳珍,件件具全,若无保守之法,则必阳极生阴,圆极即亏。

知之者急求明师口诀,不待阴生,即用以道全角之法,运天然真火,炼尽一身阴气,用六而不为六所用,以成后天之功;阴尽阳纯,长生不死矣。

若夫下德者,自阳极阴生之后,先天已散,五行各分,四象不和,诸般宝物皆失,若以无为之道修之,犹如鼎中无种子,水火煮空铛,济的甚事?是必窃阴阳,夺造化,后天中返先天,则当年故物方能无而复有,去而又来,还我一个完完全全家当也。

还其原物,命基已固,别立炉鼎,行无为之道,温养圣胎,十月气足,脱出法身,与上德者同归一途矣。

后人不知何者为上德,何者为下德,乃直曰:精漏者为下德,精全者为上德。

何其谬甚!夫交感之精,系后有之物,浊中之浊,岂可以此为凭证乎?至于十六岁破身之说,乃言二八一斤,阳极生阴,阴生而后精生,是就阴阳定论,不就岁数定论。

如就岁数定论,世有十六岁而精通者,亦有未至十六岁而精通者,尤有过十六岁而精通者,此又何说?可知上德下德不在后天上讲究,而在先天中分别;先天全则为上德,先天亏则为下德,方是定论。

更有不明大道之流,乃曰命为重,性为轻,或曰性为重,命为轻,皆非也。

夫性命必须双修,工夫还要两段。

上德者不待修命而即修性,性了而命亦了;下德者必先修命而后修性,了命又必了性。

了命者有为,了性者无为,有为无为之道,为上德下德者下手而设。

若到大道完成,不但有为用不着,即无为亦用不着。

离卦可以测男女吗为什么,离卦可以测男女吗

至于向上一着,别有妙用,又不在有无之例。

若学者不知上德下德之说,而即求有为无为之旨,岂能知真有为真无为乎?不知真有为、真无为,不但性不能全,命亦不能保。

性命之所以然处,全在上德下德处分别出来也。

学者可不深究乎?有为无为悟真云:始于有作人难见,及至无为众始知;但见无为为要妙,岂知有作是根基。

此修真始终作用之法。

后人不知有作是何说,或子午运气,或运转河车,或心肾相交,或任督相会,或聚气脑后,或气冲顶门,或调呼吸之气,或炼交感之精,或肘后飞金晶,或摇骨而摆髓,或吞日月之精,或服云霞之气,或炉火而炼金石,或御女而取闺丹,或炼天罡之气,或聚五脏之精,如此类者,千有余条,虽道路不同,而执相则一。

以是为有为之道,失之远矣。

不知无为是何说,或守黄庭,或思囟门,或思鼻端,或观明堂,或守脐下,或思夹脊,或观空,或观心,或止念,或忘形,或默朝上帝,或鉴形凝神,或思神出壳,如此类者,千有余条,虽用心不一,而着空则同。

以是为无为之道,错之多矣。

盖人自先天埋藏,性命不固,若不得栽接之法、返还之道,焉能延年益寿,完成大道哉?有为者,欲还其所已去,返其所本有;此系窃阴阳,夺造化,转生杀之道;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;鬼神不能知,蓍龟不能测,人焉得而见之?人不得见,则非一切执相之事矣。

所谓无为者,非枯木寒灰之说。

盖以真种不能到手,须假法以摄之;即已到手,则原本复回,急须牢固封藏,沐浴温养,防危虑险,以保全此原本,不至有得而复失之患。

及其身外有身,神通广大,至诚前知,孰不知之?始则求其它家,终则保其我家,方是有为无为,知始始之,知终终之之妙旨,岂一切执相着空者所能窥其涯涘哉?学者若遇明师,先求其有为之道,后求其无为之道,更求其有无不立之道,则修真之事,方能大彻大悟,不至有头无尾,半途而废也。

学者须宜勉力。

子午卯酉古经云:不必天边寻子午,身中自有一阳生。

又云:冬至不在子,卯酉诚虚比。

则是子午卯酉,无一定之时,无一定之方。

其所谓子午卯酉者,亦因理而强名之。

盖一阳生为子,一阴生为午,阳与阴合为卯,阴与阳合为酉。

在时为阴阳之生旺,在方为阴阳之中正。

是以阴阳而定子午卯酉,非以子午卯酉而定阴阳。

故当阳气方生,急须进阳,不可使阳气消耗,故曰子时进阳火;当阴气方生,急须退阴,不可纵阴气增长,故曰午时退阴符;阳进而至于中正,则阳气平和,此时宜休歇,须当以阴济之,庶无刚而过躁之患,故曰卯时宜沐浴;阴退而至于中正,则阴气平顺,此时宜止息,须当以阳济之,庶无柔而过懦之失,故曰酉时宜沐浴。

三丰所谓遇子午专行火候,逢卯酉沐浴金丹者,正是此意。

后世旁门外道之流,不得真传,皆认天边子午卯酉之时,或子时守肾,午时定心,卯酉静坐;或冬至养阳,夏至抑阴,卯酉二月无为。

噫!此乃天之子午卯酉,与我何涉?夫天有天之时,我有我之时,人秉天地之正气而生,一身即具天地造化,自有阴阳,何须求天地之阴阳?若求天地阴阳,不过是后天有形有象之阴阳,岂能复我先天至阳之气,超出乎后天阴阳之外耶?后天阴阳,皆顺行造化,有生有死,若执后天而修,终在五行陶冶之中,有时四大解散,一灵难留,未免又移他地,别寻住处矣。

独是子午卯酉,非可于身中求,亦非可于身外求,大抵在于虚无中求之方有着落。

盖阳生者,非身之动,非心之动,非肾之动,亦非眼耳鼻舌之动,乃坤中孕震,后天中先天发现之谓;阴生者,非神之昏,非气之浊,非精之发,亦非声色香味触法,乃干下藏巽,先天中后天忽来之谓。

至于阳进而归于中道,乃先天复其半也;阴退而归于中道,乃后天消其半也。

进阳火,退阴符,阴阳相当,大小无伤,两国俱全,天地至中至正之道在是,圣贤精一执中之道亦在是。

学者若能穷究到此处,修真窍妙,可以了了。

其如人多将此四时错认,而不细心穷究,何哉?生死有无易曰:西南得朋,东北丧朋。

阴符经曰:生者死之根,死者生之根。

此皆言生死之根,有无之窍。

学人不达此理,皆以有呼吸之气谓生,无呼吸之气谓死。

噫!以此为生死有无,差之多矣。

殊不知人之生死,虽不离乎呼吸之气,而其根源并不在乎呼吸之气也。

人自有生以来,内藏先天精气神,以养法身,外得后天精气神,以长幻身;及至二八之年,后天用事,先天退位,顺行造化,阳气渐消,阴气渐长,而生死之根于此立矣。

自此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阴气旺而阳气衰,正不胜邪;一日之间,千生万死,忽而阳气尽,阴气纯,其不归于大化者谁哉?至于婴儿孩提,犹未交于后天,而夭死者,是特所秉先天不足,阳气不生,日久自散耳。

惟大修行人,知生死之关,明有无之窍,于生身受气之初,逆施造化,窃夺阴阳;既能扶阳气渐生,又能抑阴气渐化,更能使阳气长生而不死,阴气长死而不生,所谓死中求生,无中生有者此也。

古仙云:识神生复死,元神死复生。

又悟真云:须将死户为生户,莫执生门号死门。

这生门死户,不在眼耳鼻舌身意,不在精神魂魄气血,不在五脏六腑,不在百脉三田,而在四大不着,太虚空谷之中。

明明朗朗,现现成成,但人不下肯心,为世事所扰,为恩爱所牵,为财色所迷,以故当面不识,遇宝空过。

果是个中人,认定这个门户,稳着脚步,于生我处还其元,于死我处返其本,黑中生白,雄里怀雌,长生不死,有何难哉?但所谓生者,生其真身;死者,死其幻身。

幻身不死,则真身难脱;真身不生,则幻身不死。

生死不并立,真幻不同途。

非若旁门外道,以幻身生死为真,以真身生死为假,以先天虚无之气为假,以后天呼吸之气为真也。

学者若欲了生死,先穷其生死之理。

生死之理既明,则能长生不死,则能无生无死。

修道至无生无死,方是了却生死。

庄子所谓摄精神而长生,忘精神而无生者是也。

知生死知到此处,齐一生死,有无不立,大道可成矣。

先后坎离经云:别有些儿奇又奇,心肾原来非坎离。

此中秘密可为知者道,难与不知者言。

盖先天造化,无形无象,不着于有,不落于无,无形而能生形,无象而能生象,何得以心肾为坎离也?夫心肾者,乃后天有形有象之物,不但不是先天坎离,而并不是后天坎离,乃后天坎离之滓质耳。

所谓真坎离者,以水火言之:坎为水,离为火;然水中有真阳,火中有真阴;真阴真阳,乃乾坤健顺中正之气。

故曰:坎离者,乾坤之继体;本来阴阳一气,因先天太极一分,而阴阳出。

阴阳一出,干与坤交,干中之阳走于坤宫,坤中之阴入于干宫,干虚而为离,坤实而成坎,于是先天乾坤变为后天坎离。

离者,离去其阳也;坎者,坎陷其真也。

离卦外阳而内阴,阳失其实,则外阳必系假;坎卦外阴而内阳,阴陷其真,则外阴必系假。

阳亦不纯,阴亦不真,此后天坎离也。

然虽外阴阳不真,而阳中所藏之阴为真阴,阴中所藏之阳为真阳。

真阴藏于假阳中,真阳藏于假阴中,此后天中所藏先天之坎离。

先天后天皆不关乎心肾。

后世学人,不但不知先天,而并不知后天,只认心肾坎离为真,或以男女为坎离,大错大错。

夫人之坎离,犹如天之日月。

天之日月来往,推运四时,生长万物;人之坎离动静,调合神气,卫持性命。

天之日月并无方所,人之坎离岂有定位?但人自交后天,顺行造化,假者用事,真者潜藏,先天为后天所蔽,不能自出,以故有生有死,不能长生而不死。

惟大修行人,知的先天坎离,又识的后天坎离,于后天中返先天,于常道中行仙道;取其坎中先天真阳之气以填于离,取其离中先天真阴之气以归于坎,则坎离后天之阴阳亦浑化而返其真,仍是乾坤相合,阴阳一气,太极圆成之物。

先天气,后天气,得之者,常似醉矣。

古仙云:一点阳精,秘在形山,不在心肾,而在乎玄关一窍。

则心肾无阳精,不是真坎离,又可知矣。

至于先天大道,尤有借阴以藏阳,借阳以退阴之坎离,别有秘密,不在先天后天之列。

噫!神而明之,存乎其人,坎离岂易知哉。

炼己筑基吕祖云:七返还丹,在人先须炼己待时。

紫阳云:若要修成九转,先须炼己持心。

参同云:初正则终修,干立未可持。

然则欲修金丹大道,非炼己筑基不能。

独是炼己筑基,不是两事,乃是一理。

筑基不在炼己之外,炼己即在筑基之中,非炼己之外再筑基,筑基已毕又炼己。

所谓炼己者,以用功言;所谓筑基者,以固气言。

炼己纯熟,则还丹可望;筑基坚固,则神室稳当。

炼己筑基,岂小事哉?吕祖三次还丹,炼己不熟也;紫清半夜风雷,筑基不固也。

二公者,乃神仙中之耳目,教门中之领袖,工夫不到,犹不方圆,而况他人乎?何谓炼己筑基?己者,私欲也,有我也,有己也;基者,实地也,根本也。

人之所以不得成道者,因其有我有己也。

一有己我,私心满怀,不能脚踏实地,千魔百障,蔽塞灵窟,步步阻滞,事事胡涂,六贼豺生,七情朋党,丧其良心,伤其真性,摇动本命,神昏气浊,无往而非妄念邪心,尚欲进德修业,以成大道,能乎否耶?祖师教人先须炼己筑基者,是欲人在实地上下功夫,自卑登高,由浅及深,用渐进之功也。

夫人自有生以来,幻身带父母精血之气,藏历劫识神之阴,又受后天五行之气,内外纯阴,只有一点阳精隐而不现,正不胜邪,邪蔽其正,若非将内外阴气,煅炼退去,阳精如何返出?此炼己筑基之功不可缺也。

试明炼己筑基之要:惩忿窒欲,炼己也;心灰意冷,炼己也;忘情绝念,炼己也;富贵不淫,贫贱不移,炼己也;不贪名利,不恋声色,炼己也;损己利人,虚心请益,炼己也;众善奉行,诸恶不作,炼己也;志念不退,勇猛精进,炼己也;主心一定,至死无二,炼己也。

牢固阴精,不伤神气,筑基也;全身放下,物我皆空,筑基也;以天地为怀,以万物为体,筑基也;幽隐不欺,暗室无亏,筑基也;虎儿不怕,威武不屈,筑基也;生死不顾,疾病不忧,筑基也。

炼己筑基,两不相离,能炼己即可筑基,能筑基即是炼己。

归到实处,炼己筑基,一而已。

若能炼己筑基,工夫到时,还丹可结,大丹可修。

噫!筑基时须用槖钥,炼己时还要真铅。

炼己筑基岂易事乎?内外侣伴经云:混沌七日死复生,全凭侣伴调水火。

又云:托心知,谨护持,照应炉中火候飞。

特以修持大道,全要侣伴相应,而后可以有为。

倘侣伴不当,或无侣伴,一己孤阴,动必有凶,何能窃阴阳而夺造化乎?夫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三人同志,足以防危。

侣伴乃性命所赖,道德所藉,修真者始终不可或离者也。

但侣伴不一,有内侣伴,有外侣伴。

外侣伴者,知音道伴,乃生死相托,患难相扶,有善则劝,有恶则规,同心合意,彼此资益,共修大道者也。

内侣伴者,乃西南坤方不死之人;负刚烈之气,具正直之体,抱果断之才,掌生杀之权,握生死之柄,除邪扶正,赏善罚恶,转祸为福,逢凶化吉,内魔不得生,外魔不敢侵,所以护性命,运造化者。

在神为灵官,在宿为天罡,在方为金星。

大修行人,以此为侣伴,同心合意,托以性命,则性命可全;委以造化,则造化可逆;开天门而闭地户,留人门而塞鬼路,用杀机而求生机,颠倒阴阳,直有可必。

故外之侣伴,或可以无,内之侣伴,决不可少。

倘内侣伴一失,则性乱命摇,心迷神昏,先天失而后天发,出生入死,魔障百端,无所不至。

故修道以结同心侣伴为第一着。

但同心侣伴,人最难识,其本体无形无象,无声无色,无背无面,恶化则为夜叉,善化则为菩提。

变化无端,隐显不测,人皆当面错过,不肯认真,因此日远日疏,与我隔绝。

若有知音者,忽的寻着,结为同心,行住坐卧,须臾不离,更得外之侣伴,共相劝勉,内外共济,还丹大丹,俱可成就。

但内侣伴固难,外侣伴亦不易,苟非有大功大行,大福分,大缘法者,不能两全。

修真志士,宁失其外侣伴,不可无内侣伴。

内侣伴所以成法身,外侣伴所以护幻身。

法身事重,幻身事轻。

长春真人云:病即教他病,死即教他死,至死一着,抱道而亡;即此轻幻身,重法身之谓欤。

学者可不知之乎?尽心穷理易曰:原始反终,故知死生之说。

孟子曰:始条理者,智之事;终条理者,圣之事。

盖圣贤大道,有始有终,有本有末。

知其始,明其终,究其本,穷其末,方能从头至尾,大彻大悟,有往有利。

倘一事不明,即一事有迷;知之不真,即行之不通。

学者必须穷其理,而后可以行其理,致知力行,缺一不可。

其理为何理?即天地造化之道也。

造化之道,有体有用,有始有终,其间阴阳迭运,消长互更,变化无端;然其最要处,总在一气;一气总不外乎虚无。

这个枢纽子,非色非空,非有非无,不可有心求,又不可无心得,难描难画,难思难议,顺之则生人生物,逆之则成仙成佛;性命于此寄,生死于此出;悟之者立跻圣位,迷之者万劫沉沦。

穷理者即穷此理也。

穷透此理,方能行得此理。

但此理有火候,有工程,有权变,有迟速,有急缓,有收放,有隐显,有方圆,有盈亏,有止足,有等等作用;先须明其道,次要知其法;道法两用,性命双修,方是无上一乘之道。

一乘之道,乃脚踏实地之道。

脚踏实地之道,须要循序渐进,不得躐等而求。

何为循序渐进?积德立行为第一着,炼己筑基为第二着,以铅制汞为第三着,铅汞相投为第四着,温养还丹为第五着,大药发生为第六着,服食金丹为第七着,凝结圣胎为第八着,以汞养铅为第九着,抽铅添汞为第十着,防危虑险为十一着,胎完止火为十二着,九年面壁为十三着,脱胎出神为十四着,乳哺婴儿为十五着,别安炉鼎为十六着,神化不测为十七着,打破虚空为十八着。

以上皆修道之要着,圣功之全能。

果于此等处认得清白,打的透彻,有始有终,力行不殆,性命可了。

但世上学人,认假不认真,不肯尽心穷理,轻视性命。

未曾入门,便要升堂;未尽人事,便想仙道;自己不出一力,便要他人真宝;略不如意,稍着苦恼,即便退步,半途而废,委之无缘。

如此举止,何能近圣贤门墙?夫圣贤之学,穷理尽性至命之学也。

其理精微,其义幽深,蓍龟难测,鬼神莫知,非一言半语可以了悟,苟非下数十年穷理死工夫,不能揣摸其一二;非积德立行,勇猛精进,一意不回,不能感动乎真师。

若个丈夫,以性命为一大事,夙夜不懈,极深研几,穷神知化,有时苦尽甜来,福缘忽到,磕着撞着,将往时无头无尾,一切疑团,如冰消瓦散,始知的生平心思不是错用。

可叹世之学人,不思性命之事为何事,不推性命之道为何道,胡涂学道,胡涂修道,妄想一步登天,立地成圣。

无怪乎为盲师时师所误,而终在鬼窟中作生涯也。

试观世之一技一艺,亦必细心久学而后成,况此生死大事,为天下稀有之事,岂能容易而知乎?昔我仙留老师初在蜀川参学,来往于白石归清之间十有余年,未得究竟,后到汉南,以师事红沟道人,其志愈坚,其行愈苦,八九年间,总无会心处,后游甘肃阜兰阿干镇,得逢余丈人,机缘相投,始明大道。

以仙留老师,志诚学道,功行异人,落魄江湖三十余年,方能闻的香风,彼一切痴迷汉,朝学而欲夕得,昨学而欲今得者,何其愚哉?吾劝同道者,立不朽志,存长久心,除妄想念,重性命事,穷造化理,死心踏地,一层层剥进,剥去一层进一层,直剥到道之骨髓处,方见的大地尘沙,尽是珍宝,信步走去,头头是道,大彻大悟,通前达后,一往直前,何患性命不了,大道不成耶?


参考资料
相关文章
返回顶部小火箭